欧美成人视频|欧美MV日韩MV国产网站|女子推理社第二季|女子教养学校(SP)(柠檬塔)小说全|女友的新妈妈|女友的妈妈

您目前所在位置:首頁 > 法律法規(guī)

法律法規(guī)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減刑、假釋案件審理程序的規(guī)定

時間: 2014-10-24      訪問量:1,270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減刑、假釋案件審理程序的規(guī)定》已于2014410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611次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1461日起施行。

 

 

 

最高人民法院

2014423

 

 

 

法釋〔20145

 

最高人民法院

關于減刑、假釋案件審理程序的規(guī)定

2014410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611次會議通過)

 

為進一步規(guī)范減刑、假釋案件的審理程序,確保減刑、假釋案件審理的合法、公正,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有關規(guī)定,結合減刑、假釋案件審理工作實際,制定本規(guī)定。

第一條 對減刑、假釋案件,應當按照下列情形分別處理:

(一)對被判處死刑緩期執(zhí)行的罪犯的減刑,由罪犯服刑地的高級人民法院在收到同級監(jiān)獄管理機關審核同意的減刑建議書后一個月內作出裁定;

(二)對被判處無期徒刑的罪犯的減刑、假釋,由罪犯服刑地的高級人民法院在收到同級監(jiān)獄管理機關審核同意的減刑、假釋建議書后一個月內作出裁定,案情復雜或者情況特殊的,可以延長一個月;

(三)對被判處有期徒刑和被減為有期徒刑的罪犯的減刑、假釋,由罪犯服刑地的中級人民法院在收到執(zhí)行機關提出的減刑、假釋建議書后一個月內作出裁定,案情復雜或者情況特殊的,可以延長一個月;

(四)對被判處拘役、管制的罪犯的減刑,由罪犯服刑地中級人民法院在收到同級執(zhí)行機關審核同意的減刑、假釋建議書后一個月內作出裁定。

對暫予監(jiān)外執(zhí)行罪犯的減刑,應當根據情況,分別適用前款的有關規(guī)定。

第二條 人民法院受理減刑、假釋案件,應當審查執(zhí)行機關移送的下列材料:

(一)減刑或者假釋建議書;

(二)終審法院裁判文書、執(zhí)行通知書、歷次減刑裁定書的復印件;

(三)罪犯確有悔改或者立功、重大立功表現的具體事實的書面證明材料;

(四)罪犯評審鑒定表、獎懲審批表等;

(五)其他根據案件審理需要應予移送的材料。

報請假釋的,應當附有社區(qū)矯正機構或者基層組織關于罪犯假釋后對所居住社區(qū)影響的調查評估報告。

人民檢察院對報請減刑、假釋案件提出檢察意見的,執(zhí)行機關應當一并移送受理減刑、假釋案件的人民法院。

經審查,材料齊備的,應當立案;材料不齊的,應當通知執(zhí)行機關在三日內補送,逾期未補送的,不予立案。

第三條 人民法院審理減刑、假釋案件,應當在立案后五日內將執(zhí)行機關報請減刑、假釋的建議書等材料依法向社會公示。

公示內容應當包括罪犯的個人情況、原判認定的罪名和刑期、罪犯歷次減刑情況、執(zhí)行機關的建議及依據。

公示應當寫明公示期限和提出意見的方式。公示期限為五日。

第四條 人民法院審理減刑、假釋案件,應當依法由審判員或者由審判員和人民陪審員組成合議庭進行。

第五條 人民法院審理減刑、假釋案件,除應當審查罪犯在執(zhí)行期間的一貫表現外,還應當綜合考慮犯罪的具體情節(jié)、原判刑罰情況、財產刑執(zhí)行情況、附帶民事裁判履行情況、罪犯退贓退賠等情況。

人民法院審理假釋案件,除應當審查第一款所列情形外,還應當綜合考慮罪犯的年齡、身體狀況、性格特征、假釋后生活來源以及監(jiān)管條件等影響再犯罪的因素。

執(zhí)行機關以罪犯有立功表現或重大立功表現為由提出減刑的,應當審查立功或重大立功表現是否屬實。涉及發(fā)明創(chuàng)造、技術革新或者其他貢獻的,應當審查該成果是否系罪犯在執(zhí)行期間獨立完成,并經有關主管機關確認。

第六條 人民法院審理減刑、假釋案件,可以采取開庭審理或者書面審理的方式。但下列減刑、假釋案件,應當開庭審理:

(一)因罪犯有重大立功表現報請減刑的;

(二)報請減刑的起始時間、間隔時間或者減刑幅度不符合司法解釋一般規(guī)定的;

(三)公示期間收到不同意見的;

(四)人民檢察院有異議的;

(五)被報請減刑、假釋罪犯系職務犯罪罪犯,組織(領導、參加、包庇、縱容)黑社會性質組織犯罪罪犯,破壞金融管理秩序和金融詐騙犯罪罪犯及其他在社會上有重大影響或社會關注度高的;

(六)人民法院認為其他應當開庭審理的。

第七條 人民法院開庭審理減刑、假釋案件,應當通知人民檢察院、執(zhí)行機關及被報請減刑、假釋罪犯參加庭審。

人民法院根據需要,可以通知證明罪犯確有悔改表現或者立功、重大立功表現的證人,公示期間提出不同意見的人,以及鑒定人、翻譯人員等其他人員參加庭審。

第八條 開庭審理應當在罪犯刑罰執(zhí)行場所或者人民法院確定的場所進行。有條件的人民法院可以采取視頻開庭的方式進行。

在社區(qū)執(zhí)行刑罰的罪犯因重大立功被報請減刑的,可以在罪犯服刑地或者居住地開庭審理。

第九條 人民法院對于決定開庭審理的減刑、假釋案件,應當在開庭三日前將開庭的時間、地點通知人民檢察院、執(zhí)行機關、被報請減刑、假釋罪犯和有必要參加庭審的其他人員,并于開庭三日前進行公告。

第十條 減刑、假釋案件的開庭審理由審判長主持,應當按照以下程序進行:

(一)審判長宣布開庭,核實被報請減刑、假釋罪犯的基本情況;

(二)審判長宣布合議庭組成人員、檢察人員、執(zhí)行機關代表及其他庭審參加人;

(三)執(zhí)行機關代表宣讀減刑、假釋建議書,并說明主要理由;

(四)檢察人員發(fā)表檢察意見;

(五)法庭對被報請減刑、假釋罪犯確有悔改表現或立功表現、重大立功表現的事實以及其他影響減刑、假釋的情況進行調查核實;

(六)被報請減刑、假釋罪犯作最后陳述;

(七)審判長對庭審情況進行總結并宣布休庭評議。

第十一條 庭審過程中,合議庭人員對報請理由有疑問的,可以向被報請減刑、假釋罪犯、證人、執(zhí)行機關代表、檢察人員提問。

庭審過程中,檢察人員對報請理由有疑問的,在經審判長許可后,可以出示證據,申請證人到庭,向被報請減刑、假釋罪犯及證人提問并發(fā)表意見。被報請減刑、假釋罪犯對報請理由有疑問的,在經審判長許可后,可以出示證據,申請證人到庭,向證人提問并發(fā)表意見。

第十二條 庭審過程中,合議庭對證據有疑問需要進行調查核實,或者檢察人員、執(zhí)行機關代表提出申請的,可以宣布休庭。

第十三條 人民法院開庭審理減刑、假釋案件,能夠當庭宣判的應當當庭宣判;不能當庭宣判的,可以擇期宣判。

第十四條 人民法院書面審理減刑、假釋案件,可以就被報請減刑、假釋罪犯是否符合減刑、假釋條件進行調查核實或聽取有關方面意見。

第十五條 人民法院書面審理減刑案件,可以提訊被報請減刑罪犯;書面審理假釋案件,應當提訊被報請假釋罪犯。

第十六條 人民法院審理減刑、假釋案件,應當按照下列情形分別處理:

(一)被報請減刑、假釋罪犯符合法律規(guī)定的減刑、假釋條件的,作出予以減刑、假釋的裁定;

(二)被報請減刑的罪犯符合法律規(guī)定的減刑條件,但執(zhí)行機關報請的減刑幅度不適當的,對減刑幅度作出相應調整后作出予以減刑的裁定;

(三)被報請減刑、假釋罪犯不符合法律規(guī)定的減刑、假釋條件的,作出不予減刑、假釋的裁定。

在人民法院作出減刑、假釋裁定前,執(zhí)行機關書面申請撤回減刑、假釋建議的,是否準許,由人民法院決定。

第十七條 減刑、假釋裁定書應當寫明罪犯原判和歷次減刑情況,確有悔改表現或者立功、重大立功表現的事實和理由,以及減刑、假釋的法律依據。

裁定減刑的,應當注明刑期的起止時間;裁定假釋的,應當注明假釋考驗期的起止時間。

裁定調整減刑幅度或者不予減刑、假釋的,應當在裁定書中說明理由。

第十八條 人民法院作出減刑、假釋裁定后,應當在七日內送達報請減刑、假釋的執(zhí)行機關、同級人民檢察院以及罪犯本人。作出假釋裁定的,還應當送達社區(qū)矯正機構或者基層組織。

第十九條 減刑、假釋裁定書應當通過互聯網依法向社會公布。

第二十條 人民檢察院認為人民法院減刑、假釋裁定不當,在法定期限內提出書面糾正意見的,人民法院應當在收到糾正意見后另行組成合議庭審理,并在一個月內作出裁定。

第二十一條 人民法院發(fā)現本院已經生效的減刑、假釋裁定確有錯誤的,應當依法重新組成合議庭進行審理并作出裁定;上級人民法院發(fā)現下級人民法院已經生效的減刑、假釋裁定確有錯誤的,應當指令下級人民法院另行組成合議庭審理,也可以自行依法組成合議庭進行審理并作出裁定。

第二十二條 最高人民法院以前發(fā)布的司法解釋和規(guī)范性文件,與本規(guī)定不一致的,以本規(guī)定為準。

 

 

 

 

 

 

 

 

責任編輯:管理員

健康| 肇州县| 拉孜县| 玉林市| 达尔| 揭西县| 麻栗坡县| 滨州市| 新乡县| 靖西县| 全椒县| 景德镇市| 兴隆县| 安塞县| 长汀县| 嘉义市| 珲春市| 太保市| 江陵县| 孟村| 新营市| 永嘉县| 军事| 汝州市| 南投县| 罗甸县| 大宁县| 太原市| 大兴区| 绥芬河市| 齐齐哈尔市| 上蔡县| 大新县| 满城县| 关岭| 莱州市| 星子县| 克东县| 成都市| 科技| 盐城市|